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全国受“流量经济”刺激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当下,全国受“流量经济”刺激,公安关停网络谣言的机关内容广度、传播速度、已侦言类余起更新频率、办网影响范围以及社会危害性等显著增强。络谣12月22日,案件公安部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相关情况。违法违规万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李彤介绍,账号全国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全国依法重拳打击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公安关停并同步开展网站平台综合治理和普法宣传教育,机关取得了显著成效。已侦言类余起
严厉打击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办网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2023年,络谣全国公安机关将网络谣言作为重点打击整治的“网络乱象”之一,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坚决整治自媒体运营人员炮制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重拳打击编造虚假警情、疫情、险情、灾情等违法犯罪活动。今年4月至7月,针对热点事件中谣言高发等突出问题,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专项整治,集中查处整治了一批网上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6300余名,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严厉惩治造谣诽谤等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2023年,针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全国公安机关依托“夏季行动”和“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拳打击整治造谣诽谤、谩骂侮辱、侵犯隐私等突出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处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110起,刑事打击112人,行政处罚96人,批评教育472人,指导重点网站平台阻断删除涉网络暴力信息2.7万条,禁言违规账号500余个。
积极开展打击治理网络谣言普法宣传工作。综合运用警情通报、新闻发布会、媒体采访报道、发布典型案例、线下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辟谣宣传和普法教育。据介绍,今年以来,已累计曝光典型案例2000余起,达到了以案释法的目的。同时,各地公安机关持续发布转发辟谣宣传文章,累计发布宣传文章2万余篇,在全社会营造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的浓厚氛围。
持续加强各类网站平台综合治理。以重大网络谣言案件为切入点,拉网式排查网站平台漏洞问题,通过警告、责令整改、罚款等措施查处了一批不履行主体责任和义务的平台。同时,不断加强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整治各类网站平台1.2万家次指导大型重点互联网企业加强辟谣宣传力度,及时发布转载辟谣信息,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拒绝网络谣言 清朗网络环境”倡议书,努力营造良好网络氛围。
经过近一年的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近期又有新的恶性谣言出现,如“某地地铁发生恐怖袭击”“北京某医院医生被砍身亡”等,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此,2024年将成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全国公安机关将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
责任编辑:张林保
相关阅读
- 霍山县: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新高地
- 沪指涨3.1% 创一个月最大升幅
- 沪指半年涨近20% 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超20%
- 沪指跌5.58% 创业板跌7.94% 千股跌停再现
- 中国消费者协会: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 沪指跌0.8% 科创板全线飘红 沃尔德、瀚川智能涨停
- 沪指跌0.94% 创业板跌1.67% 白马股午后集体下挫
- 沪指跌0.29% 猪肉股大涨 北向资金净流出4.16亿元
- 清晨突发地震!震感强烈!救援人员已赶往震中!
- 证监会副主席:美国极限施压对A股市场影响趋于弱化
- 又一巨无霸归来 邮储银行回归A股获银保监批复 拟发59亿股
- 沪指涨0.79% 科创板对标概念走强 北向资金净流入65.31亿元
- 跳水世界杯总决赛:陈芋汐/全红婵获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
- 开市倒计时13天 科创板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 沪深300等指数6月17日起调整样本股
- 沪指缩量反弹涨0.86% 北向资金净流入超80亿元
- 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上线
- 沪指跌0.63% 科创板多数上涨 福光股份大涨15%
- 沪指涨0.39% 创业板创近三个月新高 北向资金净流入28亿元
- 大盘缩量震荡跌0.4%,氢能源等题材持续活跃